我们从小就知道,衣食住行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从衣食住行的变化也可以清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但是社会发展的当今,穿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淡入出去,当然衣着对于明星和官员、商人来说,还是生活的必备的。因为他们需要穿出品质和品牌等等。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穿衣已经是最普通不过的,并且衣服和鞋帽每年也花费不了多少钱,因为中国是服装大国,当然服装的设计还是有很多在国外设计中心设计出来,不过可以自豪的说,中国的服装行业还是相对不错的。特别淘宝网和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对购衣来说简单的了不少。款式和价格也有了很大选择范围,所以很多人,特别是女生都喜欢在淘宝上买衣服,估计衣服和鞋帽也是淘宝销量最大的商品。具体数字我也没有去细究,大家可以去看看淘宝的数据。
医:随着环境的污染,普通民众对健康的意识不高,所以健康保健和医疗卫生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当今中国遇到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医改和全民体育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提升全民体质和全民医疗水平。所以未来的四大基础服务业,我个人认为是:医食住行。
食:中国古话--民以食为天。我想加一句,食以安为先。这几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多如牛毛,电视和网络,报纸几乎每天都会报道食品安全有关问题,好像中国食品监督部门也是打酱油的,打击出问题的公司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老百姓谈食品就发愁。感觉城市里面所有食物都不能吃。更可恨的是今年查出了有企业使用皮鞋生产医药胶囊。这其实和“借刀杀人”是一样的罪名,监管部门撤了几个领导,封了几个企业,然后就销声匿迹了。我们的食品安全就没有问题了,请大家放心食用。我有时想了想,再这样弄下去,最后农村可能还会保留一些净土,农民自己可能会吃到无公害的蔬菜,吃到不食用激素的家禽。当然目前这些食品出现问题一般是小商小贩,一方面是企业。他们两帮“土匪”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一直是食品安全的当事人。更多想说的是,商人的素质和我们老百姓的素质上升上去了,这个问题才能很好解决。
住:其实个人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个人觉得中国的房地产从自由的市场经济变成了政府的集体经济,成了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可以操作的市场。所以住的方面,虽然说人居面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倒也不错。有钱人不把钱存到银行,买个10套8套房子,然后自己住1套,其他的交给二手房东或者租给别人。所以这样一平均,平均居住面积必须上升呀!当然外地务工人员不算在分母里面的。小区周围的房子平均价格:2-3万/平米,上海郊区的房子估计也是1万/米。然后乘一下你想的房子面积,就知道总价。一个字:贵。当然目前整个房地产走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我当然是不知道的。其实很多经济学家也无法预测,因为房地产不是市场经济,不是市场所能操控的。
行:20年前,因为国内汽车产业不发达,所以汽车真真切切是奢侈品,小时候见到马路跑一个桑塔纳轿车,就觉得那个人好有钱,是富人。现在估计上海最低档的车子也是桑塔纳2000。当然不能以中国人轿车保有量来衡量我们的交通水平。毕竟出行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有很多,汽车、火车、飞机。中国的高速公路也是世界之最的,当然高速公路是最厉害的杀手也是不假的,动车和高铁改变了我们出行成本和舒适度,当然目前飞机还是相对比较昂贵的出行方式。目前出行遭遇最大的问题是:拥堵和安全问题。前几天陕西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太多了。加强道路安全和司机的技能和素质是未来交通的最大提升点,当然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个人觉得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城市人口总归是要饱和的。所以需要搬迁一些企业到内陆,减少人口数目是必经之路。当然这个也需要靠国家宏观调控。这几年特别是西安和成都已经起到示范性作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能对接东部沿海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总有一天,我们外地人就不需要千里迢迢跑到大上海来上班了,也可以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了。那才是和谐社会。O(∩_∩)O
衣食住行 百度百科介绍:
我搜索了一下,发现有才的IT开发人员居然还开发了一个“衣食住行”的应用。参考地址:
“衣食住行”手机应用介绍: